《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发布

点击下载: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电梯监管改革倡议书

点击下载:深市监[2013]592号(三合一标志通知)

点击下载:《深圳市电梯维保合同》(范本)说明

 

2013年11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我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市政府李一康副秘书长、国家质监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及省质监局派出代表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住建局、教育局、安监局、法制办、深圳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物管行业协会、保险同业公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电梯业主单位、维保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市场监管局徐友军局长主持。市市场监管局廖远飞副局长就《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作说明,江泰经纪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分别就电梯事故责任险统保项目情况和电梯事故责任险保险方案做现场PPT演示,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在会上发布了电梯维保合同范本,并向全市电梯行业企业发出诚信守法、共同创建良好的电梯市场秩序、提升我市电梯安全运行水平的倡议。

会上,李一康副秘书长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民生服务角度谈了做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保障电梯改革有序推进的工作要求。省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林少冶对深圳电梯改革予以厚望,并对全力落实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张宏伟处长充分肯定了深圳的电梯改革举措并提出了切实抓好改革落实,保证电梯安全的具体建议。

相关链接:

一、深圳市电梯使用安全现状及特点

目前我市电梯使用总量已达11万台,总量位居北京、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且以每年近万台的速度增长,总量大增速快是深圳电梯使用的显著特点。此外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市场品牌杂,以使用中低档电梯数量居多。全市电梯品牌176个,高档知名品牌如日立、上海三菱、奥的斯、通力、迅达等约占市场份额的36.2% ,中低档约占63.8%;二是使用频繁,且载荷量大。仅地铁而言,二期线路的开通,每天有超过200万的乘客乘坐地铁电梯。三是行业准入门槛低,生存竞争激烈。在我市工商登记注册的电梯维保单位数量从2003年的6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253家,但电梯维保价格从2003年每台每月平均几千元降到现在的几百元左右。四是相关环节多,主体多样化。在我市开展业务的电梯相关单位(含外地企业)中,制造单位有176家,安装单位有323家,维保单位有324家,使用单位约2.5万家,从业人员有4万余人。

二、改革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总体来说,电梯使用安全需要解决四大难题:一是电梯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责任无法有效落实。二是维保行业恶性竞争,维保使用管理不到位。三是老旧电梯量大,运行故障频率较高。四是市民乘梯安全知识普及度不高,违章使用时有发生。

三、改革背景

今年初,我局着手研究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其中改革方案设计过程历经5个多月,期间我局会同市法制办等多个部门多次进行研究,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业主等多个社会组织和多个责任主体共同参与,对改革设计进行多次修改完善,《方案》在9月 26日经市政府同意并以我局名义印发。

四、改革目标

改革以明确使用单位安全保障第一和应急处置首负责任为改革核心,改革电梯维保、检验和监督模式,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安全评估和信用监管等制度,进一步理顺电梯制造、销售、使用、维保等各环节权责关系,构建权责清晰、职责明确的电梯安全责任链条,逐步形成“企业责任落实、市场有效调节、政府高效监管、各方监督到位、社会救助及时”多元共治的新格局,不断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五、改革的八大措施及创新点

一是明确电梯使用管理主体,理顺电梯安全管理权责关系。《方案》界定了电梯业主、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开发商、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集中采购单位、制造单位、销售单位的主要责任边界,相关主体权责关系加以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是改革电梯维保运作和监督模式,规范电梯维保市场竞争行为。建立预防性维系制度,鼓励通过“全包式”维保并约定故障率指标,实现预防性维修。推动建立制造单位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到维保的全过程终身服务负责制,促使电梯生产责任主体单一化,倒逼制造单位从源头抓好电梯质量关。

三是改革检验体制和技术监督模式,提高检验机构技术监督效能。国家现行电梯检验规则规定每年固定时间、固定项目进行定期检验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抽查三类电梯,同时针对性地拓展检验项目,把检验规则未纳入而在事故、故障、举报、投诉等中发现的影响电梯质量安全的项目纳入检验范围。此外,允许使用、维保单位可在检验规则规定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委托检验项目,以提高电梯的安全可靠性。

四是推动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建立电梯责任保险制度,解决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时“小事故不愿赔偿、大事故无力赔偿”难题,同时通过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倒逼投保人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五是建立电梯安全评估制度,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程。《方案》对业主、使用单位等主体责任和权力义务做了确认,明确了老旧电梯范畴、电梯安全评估程序、后处理要求及经费来源,使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维修有章可循。

六是建立电梯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监管制度,强化市场和社会的约束监督作用。逐步建立电梯制造、维保、使用、检验、评估等单位和人员违法行为和服务质量的记录、分类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保、使用、检验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信用监管,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约束和规范电梯从业单位和人员,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七是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提升电梯安全保障能力。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电梯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分析研判,及时向社会警示风险;大力推动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装设电梯运行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确保使用及维保单位第一时间掌握电梯安全状况,快速消除故障和隐患。

八是创新公共教育方式,提高公众电梯安全意识。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扩大电梯安全教育的覆盖面。针对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喜欢在扶梯、电梯上嬉戏、打闹易引发事故伤害等问题,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将电梯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走进电梯安全”互动式宣传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体验电梯安全,不断扩大公共教育覆盖面。(通讯员:林铄众、叶佳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